正文

杨德昌1985年作品:《青梅竹马》——中国台湾电影代表作
影视

cai690
cai690


◎译  名 青梅竹马 / Taipei Story
◎片  名 青梅竹馬
◎年  代 1985
◎产  地 中国台湾
◎类  别 剧情
◎语  言 闽南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5(中国台湾)
◎IMDb评星  ★★★★★★★✦☆☆
◎IMDb评分  7.7/10 from 2,807 users
◎IMDb链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0089866/
◎豆瓣评星 ★★★★☆
◎豆瓣评分 7.9/10 from 13,948 users
◎豆瓣链接
◎片  长 120分钟
◎导  演 杨德昌 / Edward Yang
◎演  员 侯孝贤 / Hsiao-hsien Hou
蔡琴 / Chin Tsai
柯一正 / I-Chen Ko
杨丽音 / Li-Yin Yang
柯素云 / Su-Yun Ko
林秀玲 / Hsiu-Ling Lin
张世 / Shih Chang
陈淑芳 / Shu-Fang Chen
丁乃竺 / Nai-chu Ting
梅芳 / Fang Mei
吴炳南 / Ping Nan Wu
孙鹏 / Peng Sun
◎编  剧 杨德昌 / Edward Yang
侯孝贤 / Hsiao-hsien Hou
朱天文 / Tien-wen Chu
◎音  乐 杨德昌 / Edward Yang
马友友 / Yo-Yo Ma
◎摄  影 杨渭汉 / Yang Wei-Han
◎剪  辑 廖庆松 / Ching-Song Liao
◎副  导  演 陈怀恩 / Hwai-eng Chen
◎音  效 杜笃之 / Du-Che Tu
◎标  签 杨德昌 | 台湾 | 侯孝贤 | 台湾电影 | 蔡琴 | 楊德昌 | 吴念真 | 1985
◎简  介
少年棒球队国手出身的布店老板阿隆(侯孝贤饰),他和阿贞是青梅竹马。阿贞(蔡琴饰)是某企业的高级助理员工,她总是期想着能够尽快结婚移民美国,改变目前的生活处境,向往着美好未来。阿隆乐于帮助别人,像开出租车的少棒朋友阿钦(吴念真饰)等等。他有着浓郁的怀旧情结,常去棒球场边观看。
面对周围激烈变化的社会,阿隆和阿贞交往的是不同人群,彼此不可避免地渐有远离,感情出现了裂缝。后来,阿隆被爱慕阿贞的一个年轻人刺伤,独自坐在路边等待。逐渐昏迷中,他仿佛重新看见了参加少棒比赛的记忆画面。
◎获奖情况
第22届台北金马影展 (1985)
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 侯孝贤
金马奖 最佳摄影(提名) 杨渭汉
◎幕后揭秘
本片是杨德昌导演对台湾都市生活与人性蜕变的个人观察,虽说主题灰色,叙事也较为偏激,但其以点盖面的社会批判风格,还是在浮躁的故事结论中给予了观者少有的冷静。可以说,这是台湾新电影出现的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史无前例地将台湾现代社会的时弊与人性的沦落联系在了一起。让这个疏离、冰冷的人际关系链条成为一场悲剧的导火索,更成为教人恐惧悲观的软弱道德行为。影片的风格较为平淡,编导的创作手法比较冷郁疏离,冷漠得让人无法在一个清晰的是非观念中为影片中的某个个体施与同情,也许,这就是现实主义的作者观,是拒绝了主观情感依偎的逻辑性创作,虽说影片的娱乐性不强,鲜有人问津,但却是了解台湾八十年代社会面貌最为重要的一部电影作品。但影片在1985年公映后,在台湾市场却遭到了空前的冷遇,甚至创造了三天就下片尴尬记录,票房收入只不过区区几十万台币而已。这样的状况,曾在当时的媒体界引发激烈的讨论,批评其无能表现与赞誉其艺术造诣者泾渭分明,针锋相对的展开了大论战,而争执的层面,也更将单纯的现象观点,上升到新电影的作者风格与台湾电影观众究竟哪个重要的新阶段。

青梅竹马.Taipei Story.1985.TW.BluRay.1920x1040p.x264.FLAC-KOOK.mkv
https://www.aliyundrive.com/s/srrNwHHLXJH



最新回复
cai690
cai690
41个月前

杨德昌(Edward Yang,1947年11月6日-2007年6月29日),台湾电影导演,广东客家人,与侯孝贤同为台湾新电影代表导演。

杨德昌是广东梅州客家人,生于上海,成长于台北,1965年毕业于台北建国中学,1969年毕业于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后改名电机与控制工程学系,2009年与电信工程学系合并为电机工程学系)。后赴美国,1974年在佛罗里达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之后南加州大学学习研究电影一年,杨德昌后来以电脑工程师身份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简称UW)从事计算机微处理器与软件设计,并在那里工作了7年。在西雅图,杨德昌从德国新电影得到很大启示——尤其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韦纳·荷索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因为他证明精彩的电影可以一个人做而不必倚赖巨大投资,或者更直观的说让杨德昌明白了电影原来可以这样拍。

1981年回到台湾,与詹宏志、余为彦、徐克等人参与独立制作《1905年的冬天》,担任编剧及演员,此片后来入选戛纳影展“一种注目”单元。随后参加张艾嘉制作的台视节目“十一个女人”系列剧集,导演其中“浮萍”单元,颇受好评。1982年,被中影启用为导演,与柯一正、张毅、陶德辰合拍《光阴的故事》,由于本片在各方面的创新尝试,让他与侯孝贤齐名,被公认为“台湾新电影”重要先驱之一。1983年创作其第一部剧情长片《海滩的一天》,以复杂的叙事结构,讨论社会转型中的女性议题及转型后的都会空间对人的影响,引起诸多讨论,也被认为是引进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之一,虽然片长远超过传统电影的放映时间(二小时四十七分),但是在杨德昌的坚持下,原片一刀未剪,创下先例。

1985年的《青梅竹马》,探讨台湾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男女心理。1986年拍摄《恐怖份子》,以其特殊的叙事风格,及对现代都市中人们深刻的观察,获得国际许多奖项的肯定。1989年成立“杨德昌电影公司”,1991年拍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引起广大的讨论,杨德昌更被日本“电影旬报”选为年度电影奖的最佳外国导演。1993年将电影公司更名为“原子电影公司”,1994年的《独立时代》获得第三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1996年拍摄《麻将》,获得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奖。2000年的《一一》,承续以往擅长的多条叙述线、理性思辩的叙述风格,深刻检视当代的台北都会,更为他夺得至高荣誉的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台湾籍导演。

杨德昌的电影主要描绘台北城市在生活型态转变下,台北人中产阶级的感情生活,运镜笔触细腻,与侯孝贤的乡土电影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电影创作,杨德昌也与陈以文和王维明先后完成三出舞台剧的创作及演出,包括《如果》(演员:陈湘琪、王维明)、《成长季节》(演员:陈湘琪、叶全真、陈以文、王维明)、《九哥与老七》(演员:陈以文、王维明)。前两出只在台北的小剧场公演,《九哥与老七》于1997年在香港及伦敦公演。

杨德昌和妻子彭铠立在企业出资下,共同成立经营铠甲娱乐科技公司,进军网络动画事业,曾邀陈以文编写动画长片剧本《追风》完整初稿、及多部铠甲的动画短片剧本。杨德昌病逝后,彭铠立便辞去执行长职务。2007年6月29日下午杨德昌(美西时间)因结肠癌于美国洛杉矶比佛利山庄去世,享年59岁。杨德昌和病魔对抗的最后一段日子,其实一直没有放弃创作,除了和影星成龙合作动画《追风》没机会完成,杨德昌忍着病痛,又构思出一部动画新片,片名叫做“小朋友”,他在过世前,将手稿寄给好友张毅,妻子彭铠立也向张毅透露,杨德昌过世前,手还握著画笔。


cai690
夸克最新资源腾讯文档
扫右边二维码查看
持续更新,建议收藏


notice
好家当 已经汇聚上万T网友分享的资源,如果主贴和回复里的链接失效,请尝试在站内搜索框搜索

更多最新资源,扫描右侧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老胡为你服务”
✌✌实现看片自由
声明:
本站所有资源均由网友自发提供,本站不缓存、储存、下载、播放等,所列内容仅做学习和带宽测试,请于保存后24小时内自行删除。 如有侵权请根据内容页信息自行联系 阿里云盘官方网站 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