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荷兰语
首播: 2008-03-16(美国)
集数: 7
单集片长: 71分钟
IMDb: tt0472027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电视台:HBO
首播:2008年3月16日
获奖:
艾美奖23项提名,13项获奖——
电影/迷你剧类艺术指导;电影/迷你剧类选角;摄影;服装;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迷你剧集;化妆;音效剪辑;音效合成;最佳特效;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
金球奖——
最佳电视电影/迷你剧集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
约翰•亚当斯,约翰是最大众的名,亚当斯则是基督教中世间第一人的姓氏——这种组合似乎正是这位美国先贤既平凡又与众不同一生的写照。从名气上说,约翰•亚当斯远比不上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或者托马斯•杰弗逊几位。但我想,HBO选择拍摄一部以约翰•亚当斯为主角的电视剧,恰恰是非常高明的:他的生活与亲人,他的成功和失败,他的主张与观念,都比那几位顶尖的名人更值得玩味。从约翰•亚当斯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历史忽略了什么,错过了什么,他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更客观更冷静的角度。
在推荐之前,我要先提醒一下,《约翰•亚当斯》不是一部很“好看”的剧集,没有什么热闹火爆的大场面,没有紧张悬疑的情节,没有香艳华丽的镜头。七集八个多小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种耐心的考验。我能向你保证的是,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电视剧——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比《兄弟连》、《西部风云》都更加优秀。
约翰·亚当斯是托马斯·杰斐逊组成的《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是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后来又当选为总统(1797-1801),曾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由于他体型较为矮胖,因此有 "圆胖先生" 的称号。约翰·亚当斯任职期间在内政、外交方面均无明显成就,1800年竞选总统时被托马斯·杰斐逊击败。他和杰斐逊都是在美国独立五十周年纪念日──1826年7月4日去世的。其子约翰·昆西·亚当斯是美国第六任总统。
HBO推出的这部7集长的《约翰·亚当斯》,根据获得普利策大奖的同名畅销书改编,此书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传记文学之一。该剧描绘了约翰·亚当斯波澜壮阔的一生(相对于美国人而言),特别是约翰·亚当斯对美国的立国之道及社会基础的贡献。美国所奉行的所谓 "自由" 、"民主"、"人权" 等基本政治理念,均萌芽于约翰·亚当斯执政时期。此外,该剧还集中介绍了约翰·亚当斯和他的妻子艾比盖尔的爱情故事。艾比盖尔不仅是约翰·亚当斯的爱人,也是他坚定的政治盟友和支撑亚当斯家族的主心骨,她和丈夫的爱情曾被美国人认为是 "美国历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从剧名就不难看出,《约翰•亚当斯》是部人物传记,但本剧的重头戏当然是荡气回肠的美国独立史,所以那一群彪炳史册的大人物就不可能被回避掉,而编剧柯克•埃里斯曾经执笔过当年风靡一时的剧集《西部风云》,所以在整体的布局谋篇上非常娴熟。第一集上来就是场约翰•亚当斯给受伤的英国殖民军士兵辩护的戏。须知约翰•亚当斯本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后来在波士顿取得律师资格,以雄辩的口才、刚直不阿的立场著称。当约翰•亚当斯在法庭上给英军士兵辩护时,正值殖民当局与北美属地矛盾激化、北美民众恨不能撕碎每一只“龙虾”(对英军士兵的蔑称)的当口,群情激愤时,扔一颗小火星都有爆炸的可能。但是约翰•亚当斯钉是钉、铆是铆的作风依然不为所变,英军士兵没有错,那就坚持为其做无罪的辩护——当然,这并不妨碍辩护完以后继续对英国殖民当局寄予毫不留情的猛烈抨击。
有人说这是美国的《建国大爷》,我觉得不恰当。美国的建国大爷应该是华盛顿,而本剧的主角约翰亚当斯算是建国二爷。
这部历史剧一直在讲建国二爷和他老婆孩子的故事,相比之下建国大爷华盛顿的戏份很少,三爷杰弗逊戏也不多。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位二爷很憋屈,很窝囊。美国国内打独立战争的时候他在欧洲四处求援,什么大的功劳也没贪上。建国后第一届总统没当上,倒是当上了第一任副总统,第一个尝试到了什么叫“四轮马车上的第五个轮子”,他自己如此抱怨:“我们的国家为我设计了一个超乎人类想像、堪称人类发明史上最无足轻重的职位。”后来终于接任了第二任总统,看似美差,其实是从华盛顿那里接过了一个烫手的山药,因为当时新生的美国正在纠结于英法之间的战争,政府内部分歧很大,这时候坐上总统的位置无疑是往火坑里跳。他在任期间让新生的美国避免了卷入那场战争,可算是功劳不小,可是很少有人理解,风头也盖不过蒸蒸日上的杰弗逊,惹来骂声一片,最后残谈退出。
建国三爷杰弗逊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是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弗吉尼亚大学之父,《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关键是这还没有完!你去上维基百科上查一下,你还会发现他的名字后头有一堆头衔,简直不次于另一个天才——达芬奇(“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某一个领域做出同样贡献已经“此生无憾矣”了,而这两个天才都是在一坨领域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望而不可及啊!无怪乎约翰·肯尼迪在一个宴请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致词说:“我觉得今晚的白宫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类知识——或许撇开当年杰弗逊独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
非常巧合的是,亚当斯和杰弗逊都是在7月4号美国建国50周年那天逝世,前者仅比后者晚几个小时。这两个人真是为美国而生!冥冥之中仿佛上天有意眷恋美国,让它在开国之初就有这等贤人执政,他们一手缔造的体制让后代受益终生!
美国的国爹们中,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这些名字提起来都有万丈光芒普度众生,要么是军功彪炳史册,要么是奇才天下无双。像约翰亚当斯这样的万年老二永远被掩盖在同僚的光辉之下。相比起这些卓越的国父们,亚当斯的身份更像是【美国二伯】。
第一集的寥寥数场戏,约翰•亚当斯的形象已然巍峨于荧屏间,在第二集里,当大陆会议召开时,富兰克林、华盛顿等人便已悉数登场。而且编导并没有将这些人物简单的脸谱化,以富兰克林为例,这位穿着华丽、身形佝偻、舌灿莲花的老者甫一登场,便是妙语连珠的精彩论述。但富兰克林并不是只会高谈阔论政治理念的演说家,他狡黠、多变,有时甚至显得有些两面三刀,看到局势不明朗时,这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决不会轻易表态,而会鼓动他人冲锋在前,自己则居于后方谋定而后动。这一形象贯穿了整部剧集的始终,当约翰•亚当斯在独立战争的关键时刻受命出使法国寻求外交援助时,早已在巴黎等候的富兰克林甚至被演绎成了一个花花公子——当然他衰老、秃头、还瘸了条腿,但这并不妨碍他跟老得脸上堆满了褶子的巴黎女贵族泡在同一个浴缸里吹泡泡玩。看到这一幕的约翰•亚当斯有些无法理解,但对富兰克林来说,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外交手段之一,何乐而不为?
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在他还没成为总统前,他的威信和人格魅力就已经无人可以抵挡——身材高大的华盛顿总是房间里最显眼的一个,所以每当他有话说,哪怕只是寥寥数言,也会轻易的改变局面,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不过看惯了国内的领袖剧,总觉得老美拍戏不够严肃,连“特型演员”都没找全乎,例如大卫•摩斯其实与华盛顿长得并不像,但是他的气质——当然我也没见过华盛顿本人——却卓尔不群,那种冷峻、果敢、坚毅的形象,在一群吵吵嚷嚷的议员的陪衬下,愈发显得鹤立鸡群。
一开始,是二伯想到起草一份独立宣言,综合考虑后却鼓动好机油杰斐逊来完成这份改变人类历史的文书。
开战后,二伯奔走欧洲各国拉外联,大家认为他去欧洲享清福,没有干涉国内战争事务让他日后饱受诟病。
建国后,二伯当了个打酱油的副总统,坐在国会大厅里喝茶看报纸,只能听着国会议员鸡飞狗跳的辩论不能参与其中。
甚至白宫都不愿意收藏这位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画像,好在这时二伯年事已高也就一笑了之了。
但是二伯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心思耿直脾气暴躁,时不时犯糊涂。本想巴结一下华盛顿,建议把总统的称号定为“神力无边大总统(his mightiness)”,华盛顿没买账,自己却被加了个绰号“圆圆胖胖大总统(his rotundity)”增加多少笑料。
从历经艰辛横跨大西洋跑到法国却被富兰克林怠慢,到华盛顿内阁开会请他回避,二伯的一生处处在受这样的窝囊气。绝不是中国历史剧中领导人玉树临风一呼百应,也从来没有策马奔腾千骑卷横岗。与之相反,是内阁中无休止的口水战时,趁着别人筋疲力尽都想赶紧洗洗睡了,不得已才打发给他一个承诺;是鸡飞狗跳的国会辩论,是一个一个代表的劝诱说服慢慢奠定了一个强大国家的基本框架。没有二伯艰苦卓绝的努力,美国大概到现在为止还是大英帝国殖民地。
二伯代表了一种对历史的陈恳态度。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没有什么历史的车轮和必然的趋势,是千万个二伯这样普通的伟人认准一条道儿,一根筋地坚持着,其他的人或被威逼或被利诱,半推半就地成就了人类历史。就像二伯在片尾批评那副壮阔的油画严重失实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子聚在一起过,大家都是进城的时候顺便在《独立宣言》上签个名字的。”
每到二伯决定政策的情节,摄像机就换成手持,摇摆不定,超大的面部特写。参与人员脸上的惊恐、惧怕、犹疑、反感、轻蔑、愤怒一览无遗。绝不是神化了的坚定不移的神,而是一个个不停在利益和正义之中寻找平衡点的普通人。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约翰·亚当斯」,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95f23f22e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