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昆。
作为史上第一位同时获得星云奖、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三大科幻奖的作家,
刘宇昆是把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陈楸帆的《荒潮》翻译为英文,推上世界舞台的开路人。
《三体》能在世界科幻舞台披荆斩棘,军功章绝对有他一半。
《万神殿》改编自他的短篇作品“末日三部曲”:《解枷神灵》《天堂战争》《死得其所》 ,关键词相当酷炫——
上载智能(Uploaded Intelligence)。
简单点说,就是把人脑的意识数据化,然后通过算法激化,变成电驱动的“赛博灵魂”。
如果,一个人的肉体毁灭,却保留了原来的意识思维。
那保留下来的意识,是否代表这个人还没死?
这种操作模式,基本上克服了人类的肉体极限。
运算能力,可以接入高算力的智能电脑,让人变成阿尔法狗一样的神仙。
而且,只要通电再接入足够大的硬盘就能正常运转,不存在疲倦、生病等问题。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如果把人的意识作为本体,那么使用UI技术,可以让人类实现真正的永生。
神是如果被创造的,神将不能被人类创造,人不是神不是完美的,所以有缺陷,所以模拟意识的基础算法模型因为是人写的所的所以存在缺陷,哪怕是最顶级的人类~乔布斯翻版也写不了,那么即便是客隆一个年轻的乔布斯我想也不能写出完美的网络意识模型基础,所以最终的剧情将由网络上的神经漫游者结合客隆乔布斯共同补缺,共同诞全新人类。(抛弃肉体、仍有缺陷)
不过虽然本作探讨了人类进化成神的目标,但是作为抛弃肉体变为硅基网络的新生命,个人认为距离神仍然有差距。光电开关0与1的计算终将达到芯片物理极限从而限制最小单位的极限运算,那么要想更多的算力就要不断增加现实芯片的体积,当体积最终大到信号光速运算也无法规避的延迟时(有多大?估计比太阳系大),硅基网络态的新生命就到达了极限。不过这个极限对比目前人类,可能已经超越了单细胞生命对比人类。(硅基生命、光年直径的芯片核心)
硅基态生命也可能不需要光年度量的芯片就可能进化为,下一个量子态生命形态,可以理解为量子计算机有了智慧。但仍然不是神。
那么距离神还有多远?量子态运算的的网络生命,向上还能进化为纯能量态的生命。微观还是宏观都能达到能量与物质的随意转换,这样才能进入神的门槛。真正永生无限进化超级人类~(抛弃物质存在~真正飞升)。
神和人的区别是什么?
神之所以强于人,只是因为能力吗?
纵观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社会结构,有人性的各种弱点,那是什么让他们成为高于人的存在?
打开维基百科,“神”指的是人类共有的一种超自然的概念,超自然体系的至高者,不受自然规律限制,反之却高于自然规律或者创造了宇宙万物和自然规律。
那么,这个自然规律是什么?
是时间。
神和人的区别,是时间。
神拥有无限的时间,永恒的生命,在时空里自由来去,不老不死,不破不灭。
人类虽然有不输于神的创造力,但永远受困于脆弱的肉体凡胎。
有限的时间是刻在人类身上永恒的枷锁。
作为一个人类,不管他曾经创造了多么伟大的奇迹,达成多么伟大的成就,当他的时间走到尽头之时,当他的身体开始枯萎直至凋零那一刻,他的所有终将消散,不复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不停地在探索着永生的奥秘,就是想要突破“时间”这一枷锁,企图与神平起平坐。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作品里脱离了肉体限制的UIer们,可以在云端的世界里畅行无阻,为所欲为,基本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约束,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永生。
于是,云端,成为了新的万神殿,众神之地,UIers成了无限趋近于“神”的存在。
但也只是“趋近”。
在作品里,上载技术存在一个bug,上载意识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卡顿,退化,直至消亡。
其实这是合理的,大脑作为脑神经的容器,促进了意识的产生,但相反的,脑神经也作用于脑细胞,刺激脑细胞的发育与定型,两者是互相刺激,相铺相成的,所以脱离了“大脑”这一载体的意识,就像一汪没有泉眼的死水,失去了再生的能力,消亡是迟早的事。
于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解决这个bug的Caspian,万神之主。
下载转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47df78199f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