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特洛伊战争中的“木马计”,回顾韩信破敌二十万的“背水阵”,以及那场改变明与后金战略态势的“萨尔浒之战”——这些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皆与《孙子兵法》脉络相承。在确立齐桓公霸业的“召陵之盟”中,感悟着《隆中对》蕴含的蜀汉整体战略,思考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智谋,均可窥见孙子之智慧的光辉。
超越国界、超越军事范畴,《孙子兵法》为何能赢得众多外国军事家、企业家的赞誉,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全书共分十三篇,内涵博大精深,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
《黄朴民讲孙子兵法》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的代表学者之一,由历史学博士黄朴民亲自创作,得其高徒高润浩、熊剑平整理。书中融会贯通大量实例,提炼出虚实、奇正、攻守、主客、利害等九大原则,总结《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核心精神,同时深入解析兵法谋略与人生智慧的奥妙。作品尾声附有以《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精心译注的原文,便于阅读和理解。
黄朴民
(1958一),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长期致力于思想史和军事史研究,是国内《孙子兵法》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孙子兵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