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分为决斗者王国篇,战斗城市篇(把乃亚篇放到里面了),多玛篇,海马集团大赛篇(这两个也是动画原创剧情),王之记忆篇。
第一篇:决斗者王国
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让人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大概是因为背景简单一提而过,毕竟背景是在朝日版里面。
1997年朝日版游戏王,是最早的一部游戏王。单元形式,主要内容是表游戏遇到危险的时候,暗游戏开黑暗游戏帮助他(这是一个非常邪门的领域,可以比赛各种游戏,谁输谁就要被黑暗吞噬,差不多就是精神失常吧,当然暗游戏没有输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版游戏的声优是绪方惠美,op也非常好听。
扯远了,总之,DM的人物设置基本和朝日版一样,其他的背景设置略有不同,比如说武藤游戏不再主动开黑暗游戏,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反派这么多戏了。和朝日有关联的大多数都是出现在回忆里面了。
而第一篇的最主要目的是救爷爷。这一篇的DM规则有点,原始,决斗还要考决斗台,血量,伤害也不是很大。声优也是新手,刚开始不是很好。但是,决斗还是精彩的,只是看过后面或者是后面几部游戏王的回头再看会觉得不忍直视。这里面的boss是有着千年眼的帕加索斯,他还是DM的创始人,这么厉害的人,强行变成反派,还被用力洗白了一把。不过据说漫画剧情是他被杀死,这里面被挖了只千年眼已经算是不错了。
第二篇:战斗城市
战斗城市真的是这部游戏王最为精彩的篇章。相比第一个篇章的规则不完善,后面王之记忆的故事复杂,这个篇章真的巨出彩。战斗城市篇主要讲的是海马举办了一个决斗者大赛,目的是争夺神之卡。而神之卡关系到法老王的记忆,因此武藤游戏当然不能放过这次机会,再加上守墓一族的故事,城之内通过这次比赛的历练,就是真·单纯打牌,后面涉及到了黑暗游戏,更加刺激了。另外反派真的是太……颜艺了…hhh。
战斗城市中间还夹着一个乃亚篇。乃亚篇是动画原创剧情,当调味剂挺好。大概战斗城市的决斗太精彩了,前篇后期阶段,都快要向暗黑的趋势发展,下篇的半决赛开始会更加暗黑的感觉。故乃亚篇就让人有种稍微喘了口气的感觉。
第三篇:王之记忆
王之记忆也是剧情主线,毕竟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回法老王的记忆。不过我到最后对法老王的记忆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最后出来的是他改变之后的记忆。
本来战斗城市之后紧接着就应该是王之记忆篇的,还好动画版在王之记忆前加了些动画原创,不然这么快结束我也会不舍得。虽然感觉动画原创经常会有点夸大,或者就像是海马大赛一样有点幼稚,但是有些原创剧情也不错,比如说多玛篇就有我最最喜欢的情节(武藤游戏输了那一集,武藤游戏终于输了!!!他居然在他的BGM里面输了 ! ! ! 还有武藤游戏vs羽蛾那一集)。前面几篇老是给反派洗白,到最后的大boss是暗莫良,这个就是没有目的地作恶。
其实我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两个人最后还要决斗一场,武藤游戏赢了法老王才可以离开。毕竟记忆已经找回来了。不过可能让法老王回到冥界才是千年神器的最终目的吧。
总之,这是一部打牌解决一切的动漫,但是看他们打牌真的好爽,好歹我小学还是沉迷过一段时间的dm。
时间回溯到2006年,暑假,电风扇还在不停地转动。那时的我没有那么多游戏可打,也不存在纷繁复杂的娱乐活动,白天大部分时间小屁孩们都只习惯拿着个电视遥控反复切换频道只为找到一个正在播放的动画片。那个时候每个城市都还有一个点播台,装载着小屁孩们最殷切的期待,我从这里开始,第一次看到了游戏王动画,毫无疑问我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冲击。
现在很难想象,当一个小学生面对着神秘古埃及文明结合各路怪兽PK的卡牌游戏时,他会是怎样的激动心情,这些神奇魔法又会怎样在他的梦中出现。不知何时起,主角武藤游戏那酷炫的发型我在草稿本上画了又画,有时候我还会想象自己就是正义的好伙伴城之内,而孔雀舞则成为了我的女友,幸福又甜蜜。
五毛钱一包,一包九张的zz少年宫卡牌在小学附近各大小卖部涌现,小卖部俨然成为一个大型交易中心,每个人都带着赌徒心理前来,希望自己能神抽出梦中之卡,然后互相换卡。那时我还没有啥零花钱来实现我的卡牌抱负,但我喜欢凑在大家中间,看大家买卡后撕开袋子后的酸甜苦辣。一张张锃亮的卡在大家眼前翻过,感觉大家眼睛都不用眨一哈。——“这张卡换不换!五张换一张。”偶尔人群中会蹦出一句这样的话,但是卡片的持有人总会用一个坚定无比的眼神注视着自己的卡,“不换,这张卡,我有用”。那个时候我们尚且不知盗版为何物,这一张张的卡片在我们眼中是最精美的收藏品。卡牌背面那黑色漩涡深不见底,卡牌正面那白色巨龙威力无穷。
慢慢地,每个人裤兜里都会装着一摞子卡片以彰显自己的不俗实力。大概是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懂决斗规则,扇卡是最早开始流行起来的竞技方式。我们那帮一起玩的发小一次次地实践,逐渐对扇卡有所领悟,开始用技术流称雄一方。我还记得曾经有个不速之客手握一叠卡来我家上门挑战,我和邻居家的哥们轮流与他斗智斗勇,最终用一下午的时间将他的卡一洗而空,而他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那天饭后,我一张张地、翻来覆去地看这些卡,觉得这简直就是天降宝物。
经历了大概几个月的积累,我拥有了一笔数量可观的卡牌。我每天都会把全部卡拿出来看一遍,似乎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我不管看什么都喜欢最原始最古老的那一版本,小屁孩时期的我就非常喜欢那种第一代卡牌,它们拥有最纯粹的格式,怪兽几乎没啥效果,攻击力防御力对砍就完事儿了。死者苏生、混沌仪式、恶魔召唤这些卡我最喜欢,几乎看不腻。
随着大家观看动画渐渐深入,决斗流行了起来,这个时候卡牌交易市场则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这张卡在你这可能平平无奇,但是在别人那里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唤醒一整个卡组的灵魂人物。我将所有卡牌分门别类,卡组用、观赏用、交易用,反复地研究它们的效果,自我认为它们每一张都特么价值连城。然后小屁孩时期的我展现出了交易鬼才的潜力,每次和小伙伴们换卡,都能搞回来一大堆。
我的卡变得越来越多,卡组也在慢慢成形。四年级,小学最流行游戏王的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拿来决斗。下课铃一响,大家就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叠卡组,两两组对,同时把卡组重重拍在桌子上,再同时喊出那句响亮的口号:“决斗!”接着甩出一个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抽卡动作。
当抽到强欲之壶时,会露出贪婪而狰狞的表情;抽到妖精的羽毛扫后,再直接用手扇出一阵旋风;抽到死者苏生时,那强烈的仪式感,每个人恨不得再念几句咒语。有小伙伴甚至用它自己的口胡操作召唤出了黑暗大法师,他庄严的说出“召唤出了黑暗大法师,将直接获得比赛胜利”,然后将双拳合在腰前,向前推出,使出一招类似气功波的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同学竟然也异常配合,应声而倒,那画面可称一绝。
时间有时候比想象中过得更快,回过头来看会觉得比较恍惚。四川,2008年,汶川地震,停课。学生们都被聚集在学校操场的阴凉处休息,这个时候依旧会有人在操场拿出游戏王决斗,只是大家都不再那么强势,变得异常温和。平时禁止大家耍牌的班主任也不再阻止我们,慈眉善目地看着我们打。那个燥热的夏天,大多数时间我都都是和游戏王卡牌一起度过的,就是单纯琢磨卡牌图像设计。不得不说,游戏王的基础设定和早期卡牌插画的想象空间非常巨大,有时我拿着一张人造人电子机器人一看就是半天,这些卡牌成为了我想象世界的窗口。
下载转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8c82d90fd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