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哪吒之魔童鬧海》是一部不亞於首集的超強續集,除了幾個小缺點可以挑之外,動畫技術、角色曲線、陰謀反轉、動作場面真的都好的無可挑剔,同時政治隱喻表達還一針見血,令人拍案叫絕,這不僅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好的續集之一,也是動畫電影史上最好的續集之一,量大管飽的加長篇幅,換來更深刻動人的成長故事,親情上的刻畫與犧牲在第二幕尾巴還是不爭氣的掉淚了,這才是《封神2》實際上該有的水準,也是我原先更希望《蜘蛛人:穿越新宇宙》能達到的水準。
隨著票房不斷大破影史紀錄,上映至今不斷見證一部中國動畫電影打破好萊塢長達多年的票房壟斷,破10億、11億、12億、13億美金...票房像是永無止境般節節高升,天花板在哪裡無人能知,這一趟春節檔之旅透過《哪吒2》真的見證歷史了,這樣的票房紀錄完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國動畫的天花板再次被拉高,且高到連好萊塢大片都會被按在地上狂虐的水平,這樣如此非凡的成就,除了是民族自信的展現,也是觀眾對高質量作品給予最有誠意的支持與肯定,餃子導演團隊的努力功不可沒。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N 闹海」,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103a3a7000a1
双面魔童:斗战圣神的发迹史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被设定为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
这个设定,大家会觉得是参考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混元珠与猴子的仙石对应,而且电影里,也把乾坤圈当“紧箍咒”用。其实无可厚非,比起孙悟空斗战胜佛的身份,出身于波斯战神的哪吒也不遑多让。
来到道教之后,哪吒的职位,叫做“中营金环大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更直白一些,在《三教搜神大全》中描述:“玉帝封他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天神之领袖,永镇天门。”在《西游记》第八十三回,莲花化身后的哪吒,“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
这个称号是《西游记》的里,但不是职位,而是头衔。 这其实跟“高上神霄毗沙门托塔天王”这样佛道混搭的名字一样,是《西游记》的特色。三坛是道教词语,天地水三坛,海会是佛教词语,就是僧人聚会的意思,所以“三坛海会大神”就是个混搭的,这是收拾孙悟空时,玉帝给哪吒的名号,相当于“海陆空总领先锋官”一样,并不是个职位
可见,天庭军区总司令的儿子,也不是省油灯。
而且电影中这样的设定,也跟哪吒的出身有关。咱们不考虑前身拜火教和佛教中的出身,单说道教中的哪吒,就有两种来历。其一是《三教搜神大全》,其二是《封神演义》。
★魔神转世
在《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中,哪吒的前身是玉帝账下一位大罗金仙,而且形象唬人,文中描述:
身长六丈、头戴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脚踏磐石、手持法律、大喝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
从其描述来看,要不是他是神仙,称之为恶鬼绝对有人信。玉帝命他下凡除妖,所以才托生为李靖之子。
电影里,哪吒魔童的形象,正是来源于此,“头戴金轮”不言而喻,只是电影中为了避开紧箍咒,将其变成了项圈,眉心中的印记,在哪吒变身后也有“三头九眼”的象征。
★灵珠子转世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前身是灵珠子。
灵珠子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在昆仑山天池处因久遇仙气而成天灵地宝的一块宝石。是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形成的。也有民间传说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后出世换名为哪吒。
在《封神演义》中也沿用了设定,灵珠子是阐教的镇教之宝,乃玉虚宫掌门元始天尊赠给乾元山金光洞的奇宝,由太乙真人送下凡间,托生为李靖之子,后来成为太乙真人的弟子哪吒。
哪吒的故事,起源于何处不时而知,但在元代成书,明代完本的《三教搜神大全》中就有过记载。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一套:闹东海、杀龙太子、水淹陈塘关、灭石矶娘娘、莲花化身、折骨还父、追杀李靖。
电影篇幅短小,不足一小时二十分钟。特效虽然相比其它网络电影要稍好一点,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为了掩盖特效的简单,还设计了一些类似动漫的趣味画面。出场人物也仅仅几人而已,主角有李靖和哪吒,配角有李夫人、敖丙、特效东海龙王。
故事剧情简单明确:李靖陪同哪吒闯玲珑宝塔七层关隘,在这闯关复活之旅中,两人敞开心扉、相互理解,冰释前嫌,父子感情重归于好。这也是本剧百分之九十的篇幅都在突出的重点——相互救赎的父子情。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哪吒·魔童归来」,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3cdeff31241c